千千小说网

千千小说网>大明:书店卖明史,朱元璋懵了! > 第192章 倒吸冷气(第1页)

第192章 倒吸冷气(第1页)

师出有名?

听到朱辰这话,朱元璋不由得眼神一亮。

对于出海殖民,现在的朱元璋基本上已经能够理解和接受,但是他心中始终都还是有一个疙瘩。

无故兴兵,从来都是兵家大忌。

所以他曾数次教育自己的孩子们:切记不可倚中国富强,贪一时战功,无故兴兵,致伤人命。

师出有名,则是华夏军事和政治思想中的核心原则之一。

武王伐纣以“吊民伐罪”为名,通过《牧誓》罗列纣王罪行,将军事行动包装为“天命所归”,奠定了中原王朝“义战”的传统。这种合法性建构使周王迅获得诸侯支持,战后分封制度得以稳定运行。

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政治操作,使其在官渡之战中获得道义优势;相反诸葛亮北伐必称“兴复汉室”,而非单纯扩张领土。

所以,即便在实力悬殊情况下,“有名”的军事行动仍能维持长期战略主动性。

到了后来的朱棣起兵造反,都是打着《皇明祖训》中“朝无正臣,内有奸逆,必举兵诛讨,以清君侧”的名义起兵。

即便是到了今天,从全球各地冲突中各方争夺&34;反侵略&34;话语权,到全球碳中和行动的话语博弈,都证明“师出有名”这一古老智慧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演绎维度。

所以,师出有名究竟有多重要,可见一斑。

可是,现在你是要去侵占,掠夺他国的资源和财富,又有什么“师出有名”的理由呢?

朱元璋几人都是满眼疑惑的看着朱辰,侧耳听他说下去。

“在华夏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里,中国之所以叫中国,因为我们自认是世界的中心,我们的土地是最富饶的,文化是最优秀的,文明是最开化的,我们的人也是最知礼仪的,而周围的国家落后的,愚昧的,野蛮的,未开化的,所以也称之为蛮夷,或者四夷,对吗?”

朱元璋几人点头。

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,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”

身为华夏子民,炎黄子孙,都是以正统自居,内诸夏而外夷狄,诸夏有礼,而蛮夷无,这是千百年来民族观的主流。

后来甚至有了“华夷之辨”。

所谓华夷之辨,便是如何区辨华夏与蛮夷,大致有三个标准:血缘衡量标准,地缘衡量标准,衣饰、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。

受近代西方民族理论的影响,很多人认为古代华夏没有民族主义。

但实际上,古代华夏人具有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,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。

先秦时期,人们严格地以文化(服饰、礼仪、思想、道德等)严格区分先进的华夏族与落后的蛮夷,到了汉晋开始,以血缘为主要因素区分。

朱元璋自己在《讨元檄文》中,便指责蒙元“以夷变夏”,导致“冠履倒置”,将民族矛盾推向道德审判高度。

而后来的顾炎武,在《日知录》将“亡国”(改朝换代)与“亡天下”(夷狄入主)严格区分开来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病美人的邪神人偶[无限]  港综:西装暴徒,开局爆兵推洪兴  上界全是前道侣,你让我飞升?  凤兮凤兮,浴火涅盘  苟活兽世:从窝囊到反撩强大兽夫  大唐妖奇谭  情毒已深  六零年代:系统每天带我寻宝  百草杂谈  在那苍穹与苍穹之间  散人游侠,有花有酒应自乐  千重雪1  妻不厌诈:娄爷,我错了!  和四个竹马的那些年  阴宅风水玄秘录  高考落榜,听劝的我成了首富  都当舔狗了,当然应有尽有  化龙道  穿书反派,开局拿下柳如烟!  迪化鬼录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